中央、省、市多家主流新闻媒体纷纷点赞周口代表局长面对面活动
问民声 答民生
代表局长面对面“声生”共振
请问市工信局,目前我市产业链培育工作开展情况如何?
市住建局将如何规范物业管理、提升服务水平?
在服务农业生产方面,气象部门能提供哪些精准的气象预报和灾害预警服务?
我市哪些医疗机构能够实现异地就医直接报销?
……
4月23日下午,市人大常委会首次召开“代表·局长面对面”交流会,近400名市人大代表与15名市直职能部门负责人,在3个会场、分3个主题,以一问一答的形式面对面交流。“各位代表提问要直奔主题、简明扼要;部门负责人回复要直截了当,不‘穿靴戴帽’。”会议一开始,各会场主持人就“定了调”,确保交流开门见山、问民声答民生。
站位全局 凝聚共识
在农业领域交流现场,市人大代表贾永杰第一个举手提问:“我市在率先建成农业强市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绩?2024年如何谋划的?”
“2023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86亿元,可比增速2.3%;全年粮食产量180.52亿斤,年产量连续6年稳定在180亿斤以上,连续20年稳居全省第一位。”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张华用数据说话,“2024年,谋划建设高标准农田61.9万亩,创建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30个,认定市级农业产业园35个、县级农业产业园200个,培育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0个,提升村级物流服务点4373个……
如何应对灾害天气和突发情况保障农业生产是农业代表普遍关心的问题。
在服务农业生产方面,市农业农村局、气象局、农科院等单位建立专家联盟机制,联合发布农作物风险研判及管理措施,向农业合作社、种粮大户等提供春耕春播、夏收夏种、秋收秋种专题气象服务;针对暴雨、暴雪、低温、倒伏等气象灾害,市气象局联合农业农村局发布渍涝、低温雨雪冰冻、倒伏等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提前做好防御措施。市农业农村局、气象局、农机中心等单位负责人对多名代表提出的具体问题一一作答。
在现代产业领域会场,市人大代表尹会然就加强我市产业链培育的整体工作思路向市工信局局长张颖波咨询。
张颖波介绍,我市坚持“化点为珠、串珠成链、一群多链、聚链成群”发展思路,梳理出17个重点产业链条,分别由15名市级领导担任链长,14家市直部门作为链长责任单位,分链推进产业链发展。重点培育“生物可降解新材料、生物医药、智能零部件”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主导产业,培育壮大纺织服装、汽车零部件、美妆产品等十大百亿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我市将如何通过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我市在绿色转型方面有哪些具体做法?市科技局在创新平台建设上有哪些举措?代表积极提问,局长热情回答,会场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我会把周口近年来取得的喜人成绩分享给基层群众,激发广大群众创业创新的热情,为周口高质量发展汇聚强大合力。”市人大代表盖会章说。
“民声”“民生”此起彼伏
在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领域,代表问民声,局长答民生。
“住建局在规范物业管理和提升服务水平上都做了哪些工作?”市人大代表宗华提问。
市住建局局长陈心宇回答道:“市政府出台了《周口市人民政府关于规范社区物业管理的实施意见》;2021年,中共周口市物业行业委员会成立,全市共成立县级行业党组织9个;在全市打造39个红色物业小区、22个红色物业社区、6个红色物业街道示范点,初步形成了社区党组织、物业企业、小区业委会三方合力推进物业服务和基层治理工作的良好局面。
市人大代表薛华杰在会前作了充分的走访调研,准备了几个群众关切的热点问题。“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进展情况如何,下一步有哪些工作打算?”薛华杰最后还是选择了向市民政局提问。
“全市常住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183万多人,其中农村60岁以上人口117万多人。市民政局将夯实农村敬老院基础、大力推进养老项目建设、转型升级推动区域养老服务快速发展……”薛华杰把得到的回答详细记录在本子上。
教育、医疗、就业、城建也是热门话题。
目前,我市一级及以上定点医疗机构全部实现住院和普通门诊费用异地直接结算;所有定点零售药店全部实现异地购药刷卡结算;
2024年,我市已分配到中央财政农机补贴资金2.35亿元,已拨付到各县(市、区)财政局,周口市所有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个人和合作社都可以享受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今年一季度,全市共培训5.57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5.07万人,新增高技能人才2.33万人,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34.83%、46.12%、40.85%,均超时序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