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汇区】川汇区小桥街道人大工委 :聚焦民生工程 强化监督实效
为进一步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提升人大代表履职能力水平,加强代表监督实效,小桥街道人大工委组织驻站人大代表、街道议事代表聚焦民生工程,对辖区内年初票决的李多楼及建东社区雨污管网提升项目、富民社区养老服务项目、高庄社区“十五分钟便民生活圈”项目等6件民生实事全面进行监督,帮助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确保各项民生工程高质量实施。 如今,时间过半,各项民生实事办理的如何?辖区人大代表及社会各界普遍给予高度关注。
一、雨污管网改造:从 “城市痛点”到 “民心动脉”
建东社区、李多楼社区雨污管网提升项目是今年的重点民生实事之一。建东社区、李多楼社区是典型的城中村,辖区内因道路狭窄、雨污管网老化导致每逢汛期积水严重,雨污混接、污水满溢、排水不畅等问题时常困街道社区居民。该项民生实事确定后,小桥街道人大工委马上对该项目具体实施进行部署,制定工作推进方案,明确措施、细化任务、压实责任,确保此项惠民实事高效率推进、高标准落实、高质量完成。
人大代表、街道议事代表、社区工作人员和辖区居民代表在实事推进过程中,通过开展走访调研,深入施工现场,详细了解项目规划、施工进度以及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就“合理安排施工时序,减少对居民出行的影响”、“优化工程方案,确保管网建设标准化”、“建立长效机制,巩固管网改造成果”等方面提出改善建议,推动民生工程高质量实施。目前,李多楼社区和建东社区管网和道路改造工程已圆满完成建设任务。
二、惠民大食堂:400 平米里的 “银发幸福密码”
代表们在走访调研中发现,辖区内很多独居、孤寡和高龄老人,他们的子女平常不在身边照顾,生活诸多不便,吃饭成了他们最困扰的难题。通过走访调查,人大工委充分掌握辖区老人用餐情况的“民情密码”,并列为今年的民生实事之一。代表联络站组织驻站人大代表积极与民政局、社工部及辖区部分企业进行协商议事,在各部门的共同支持下,打造了400平的富民社区“惠民大食堂”,能同时满足辖区100余名老年人的就餐需求,让他们就近吃上实惠可口的饭菜。为了解决服务问题,联络站招募爱心志愿者对辖区行动不便的老人进行每日送餐服务,并常态化开展法律咨询、文化文艺、义诊、送温暖献爱心等活动,将老人们的“生活负担”变为“幸福滋味”。
三、15 分钟生活圈:把居民群众画入“幸福圈 ”
小桥街道人大工委坚持将基层人大工作与街道中心工作进行融合,把民主根植于人大履职的各领域、各环节、各方面,着力把“15分钟生活圈”作为民生实事进行落实。党群服务中心广泛收集社区网格居民群众的“微诉求”,统筹各类民生问题的解决;街道议事会架起人大代表与居民群众的议事桥梁,监督各项民生实事的具体落实;便民服务中心组织辖区志愿者配合联络站和议事会全方位做好各项服务工作。依托“15分钟生活圈”建设工作,组织人大代表、街道议事代表深入各社区网格征求居民意见,不断完善人大联络站、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室内外服务设施,打造了集办公、休闲、学习、娱乐、养老、托幼为一体的便民生活圈和“爱心驿站”,做到了足不出社区,即可满足居民各类日常需求。
(李守伟 詹悦)